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122 lines (69 loc) · 6.51 KB

company_growth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122 lines (69 loc) · 6.51 KB

关于公司发展的思考

成功路径

最近两年在关注成功路径,无论针对个人还是公司。通过各种学习,一直没有找到很明确的方法。最后只总结出两点:

1.	随大环境的趋势; 
2.	持续专注的做事;

除了投机,没有捷径可言。以这两点出发,结合公司现状,有了一些关于公司未来的思考,以及一些不成熟的建议:

1. 建立公司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
2. 明确公司产品及方向
3. 评估目标及资源整体规划
4. 梳理上下组织 
5. 建立原型,快速验证 
6. 快速增长战略 
7. 复盘

公司企业文化

之所以提企业文化,因为它是整条链路的起点,上不通则下不达。

建立企业文化的目的是让企业更有凝聚力。凝聚力的前提一定是要每个人都真心相信,否则形同虚设。

个人认为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。使命给予我们内驱动力,核心价值观过滤掉内在阻力,给予我们向心力。很多企业不是死在敌人手里,而是死在内耗上,百度的没落原因之一就是内耗严重。

中国传统企业以人为核心,而西方国家以事为核心,互联网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一个改变就是更务实、去做事。将核心精力放到事上,人的问题交给核心价值观去做。

如何提炼企业的使命以及核心价值观呢?两种方式:

1. 企业掌舵者来提炼,然后靠个人的影响力影响整个企业; 
2. 企业员工头脑风暴; 

相对来说,第一种方式依赖个人的能力和魅力太重,实现起来困难比第二种更大。第二种方案体现了集体智慧,同时形成团体的共鸣,减少了传递使命的时间。

我发现有个奇怪的现象:职位层级越往下走,对公司战略、方向等越是没有想法,什么原因?后来才明白是因为从始至终他们就没有参与感。

明确公司产品及方向

产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,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,剩下的就是持续专注的做事。要专注就要对所做的事情聚焦,确定产品及方向。

依据个人之前的互联网经验,产品初期要聚焦、聚焦再聚焦,持续专注在一件事上才能产生创造力,形成自己的产品特点和竞争力。产品从0到1的过程决定生死,也是最难的时刻,所以更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去攻破它。

我们看BAT企业也都在做大而全的产品线,但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具有大规模试错的产能。每一家互联网企业,其实都是在试错,我们看到每个成功的产品,背后都背负N多失败的产品,无论BAT还是google。

目前产品生态基本已经规划完毕,现在需要寻找一个最有力的突破点,形成价值,然后以点带面。

产品方向选择要点:

1. 未来市场规模宏大; 
2. 单位价值可无限放大; 

目标及整体资源规划

整体资源规划是评估目标可行性一种很好的方式,同时可以规避一些风险 。正常来说大一点的项目如:渣土车、车管平台、网络货运以及二手车等,最少都需要10以上的团队支撑。人员有些可以复用,但会带来潜在的问题:

1. 需要时间。多项目切换,就需要员工思维切换,多项目协调,都需要时间磨合,可以做但是没有意义,不划算。 
2. 不能专注,损失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。 

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快,但快的背后是庞大资金、人员团队的支撑。互联网的职责分工越来越细化,专职专责,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作出大规模复杂的产品。

软件工程的复杂度很高,看得见的功能最多占用成本的30%,成本都消耗在看不见的功能上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淘宝光做App开发的就有几百人,找个外包花10万块就能做个一模一样的App,区别在哪里?

啰嗦这么多,就是想表明一点,软件的成本非常的大,产品线全面铺开之前对资源进行规划可以避免一些风险。

梳理上下组织

个人管理团队的方式比较简单:团队负责完成目标,我来负责协调资源和扫清障碍。首要目标是要保持整体通畅,有问题讨论明确,解决就可以了,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讨论的。

梳理上下组织目的是为了建立高效团队,要高效首先上下要通畅,不通畅时就要找出问题,然后明确职责。如果没有问题,那么一定是沟通机制有缺陷,及时弥补。

 建立原型,快速验证

产品先达到可用的状态,赶快推进市场,让客户试用,通过反馈获取客户的真实需求,进而快速迭代,这是互联网已经验证了的方法论。

互联网的快,指的是快速迭代。产品开发出一个功能就以半成品的状态交付客户使用,无数的bug,很影响客户体验,但这就是互联网的创新,能尽早获取客户的真实需求。

然而事实的发展总出乎我们的预料,往往产品还未让客户试用,公司内部提一堆的建议,结果是产品始终走不出去,无法面向客户。互联网发展中验证过的教训:永远不要认为自己了解客户的需求。

另外客户通常也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需求,客户说出来的都是表面需求,潜在的才是真实的需求,所以才有需求挖掘的说法。

快速增长

1. 快速增长的基础是要有个客户认可的产品,哪怕不完善; 
2. 搭建增长团队是表象,其目的是为了专职专责,可以在增长上持续付出专注力; 
3. 授权是为了协调各种资源,进行增长指标的验证;

以上是对增长团队的支撑,有了支撑剩下的才依靠增长团队的能力。

复盘

每一个决策的落实过程都要经过复盘,个人一直有个疑惑:

为什么大家都明白的理论但就是做不到或效果不明显。

是理论本身有问题还是没有达成共识,又或者落实过程出现了问题。无论哪种情况最好都通过复盘来澄清问题、扫清障碍,因为我相信在落实过程中很容易被杂事所干扰,忘了初衷。企业要想高速长远的发展,就要让自己持续做正确的事,哪怕事情很微小,但长远积累起来就是很大的能量。

为了避免复盘的效果,最好复盘只针对问题本身,无关责任,达到理性沟通。

问题的讨论从宏观到微观,篇幅有限,本篇只说宏观,需要微观讨论再另开篇章。